诏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漳州文明网    2022-10-31 10:07:00   

    10月27日,漳州市文明委召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工作推进会。会上,中共诏安县委宣传部就诏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作了典型发言。文明在漳州微信公众号特予登载。

    诏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于2021年12月10日揭牌,并正式投入使用。建设过程中,按照“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的工作目标,把展览展示、教育培训、文化传播、志愿服务等融入文明实践,利用公园原来的回廊和凉亭、管理房进行改造,以“室内+室外”立体化建设模式,打造最接地气、最具开放性、包容性的文明实践中心。中心规划设置志愿服务总站、多功能厅、诏安书画艺术展厅、魅力诏安文化长廊、户外文明实践花园等5个功能区,既相对独立又相得益彰,使中心成为我县“文明传播、行为践习”的主阵地和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指挥调度平台。

    诏安县聚焦阵地建设、智慧平台、志愿服务等三要素,不断提升文明实践活跃度、融合度、满意度,构建文明实践三级融合新格局,真正打通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聚焦阵地建设 不断提升文明实践活跃度

    2020年3月,在全市非试点县率先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工作,立足诏安县15个乡镇平均分布于沿海、平原、山区的特点,结合滨海文化、闽南文化和客家文化特色,打造四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作为首批试点。2021年,以点带面,建设完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全部乡镇实践所、村(社区)实践站,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全覆盖。建成后,按照社会共享的理念,将场地无偿提供给各单位、社会组织开展理论宣讲、文明传播、学习讲堂和公益活动。同时,制定下发《关于在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常态化开展科学理论宣传宣讲的通知》,通过建章立制,确保每个阵地都常态化、长效化开展理论宣传宣讲。这不仅让实践中心(所、站)成了县委理论宣讲团、县委党校等专业队伍开展理论宣讲下基层的课堂,更让许多社会上的公益组织有了“安身之所”。如:漳州市道德模范吴幼盛老师自2019年创办心智障碍儿童家长公益组织——“诏安县蜗牛之家”后,一直热心开展公益活动,但由于场地受限,活动和老师不固定,导致公益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实践中心建成后,诏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动联系吴幼盛老师,确定每周六下午作为“蜗牛之家”的固定活动场所。现在,“蜗牛之家”的影响力也逐渐扩大,慕名而来的志愿者和爱心人士也越来越多。

    聚焦智慧平台 不断提升文明实践融合度

    实践中心开发“云平台”智慧系统,作为线下三级阵地的有效补充,着力打造集数字化工作、服务、管理、宣传于一体的智慧云平台,构建“线上线下、一云多端”的阵地体系,让文明实践与群众“零距离”。通过这一平台,可以实现网上一键预约场地、位置导航等服务,方便各单位、社会组织预约活动场地,也便于中心更加合理科学地安排活动时间,做好志愿服务项目清单的提前预告。还有“大数据分析发布”功能,通过建立文明实践“阵地资源库”“群众需求库”“志愿项目库”等数据库,进行信息采集、生产、分发和反馈,对阵地的使用率、群众需求度、活动参与度、项目好评度进行数据分析和效果研判,从而为文明实践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也借助数据发布进一步倒逼各乡镇、各部门不断优化提升工作效能,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聚焦志愿服务 不断提升文明实践满意度

    诏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采取县直机关单位挂钩共建社区的方式,广泛发动党员干部到挂钩社区参与创城等志愿服务,注册成为志愿者。同时,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影响带动群众参与,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据统计,截止10月24日,智慧云平台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到10万余人,占全县常住人口的18%,活动达到7193场次,总活动时长达到140多万小时,人均超过13.8小时,志愿者队伍已经成为我县文明实践工作中的主力军。

为用好这一队伍,诏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着力创新服务形式、丰富活动内容,紧扣解难题和送服务,不断“黏合”基层各部门,将便民服务和政策宣传等项目拓展深化纳入志愿服务,将群众需求和社会治理要求等对接整理纳入志愿服务,再通过“群众点单、中心制单、中心(所、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闭环管理,实现“志愿组织+志愿者+群众”的快速链接,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如:诏安县政法工作中创新的“诉源治理工作模式”是基层深化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工作的有力抓手,实践中心“黏合”这一治理模式,通过“一网多端”和“中心、所、站”三级阵地的优势,将诉源服务延伸到最基层。群众通过实践中心小程序发出解纷需求,平台接收后对纠纷信息进行甄别、指派,并实时短信通知当事人及承办人纠纷处理进度,实现调解过程全景监控、全程留痕。又如:实践中心举办的暑期公益课堂将大学生志愿者暑期实践需求和丰富儿童假期生活需求精准匹配,使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成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引导群众的可靠载体。

    诏安县在开展文明实践工作中,不断总结提升,经验做法得到省文明风、福建日报、闽南日报、海峡导报等媒体的关注报道,其中《漳州市诏安县:“一平台,双推进” 文明实践谱新篇》的专题报道还在“学习强国”平台刊发。从中也收获了几点体会:

    一是唯有互融互促整合资源,才能推动文明实践常态长效开展。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成之后,要解决管理人员从哪里来、资金怎么来、阵地怎么用等问题,解决不好,阵地就会成为“空架子”。当前,基层各种宣传阵地分散,基层所、站开展活动不平衡。要根据文明实践活动需求,对各基层阵地进行再配置、再优化,推动资源流动互补,提高资源综合使用效益。文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做出了初步的探索,社区整合党群驿站和综合文化站,打造文明实践站,既丰富文明实践内容,也实现资源共享、人员共用,使文明实践工作得以常态化、长效化开展。

    二是唯有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才能让文明实践阵地有活力。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的功能,而这些需通过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来实现。要把志愿服务作为主要活动方式,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吸引群众参与,在活动中提升群众文明素养。我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根据群众需求,结合传统节日,阶段性推出文明实践项目清单,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广泛吸引群众参与,使实践中心成为“网红打卡点”。各单位、公益组织也争先预约活动,今年来已预约并开展活动90多场。

    三是唯有壮大队伍打造品牌,才能不断拓展深化志愿服务领域。现阶段,文明实践活动大多以理论宣讲、疫情防控、文明创建为主。随着群众对志愿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文明实践工作要坚持需求导向、效果导向,紧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在加强对志愿者队伍培训的同时,要整合社会资源,征集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加入志愿者队伍,以典型示范推动志愿服务规范化、专业化、多元化,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诏安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