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诏安县“一平台,双推进”文明实践谱新篇

来源:漳州文明网    2022-10-11 09:14:00   

    “文明浸润乡土,乡村振兴更好舒展精神之翼。推进移风易俗,乡村振兴更多注入文明力量。”诏安县聚焦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县党代会精神,以带动乡村振兴为抓手,在全市首推“一平台,双推进”工作机制,培育出省级文明乡风示范点五一村和市级移风易俗联系点城楼村、山河村,在全县各个乡镇建立家风家训文化馆和公民思想道德教育馆,建成14个“一镇一孝廉”文化基地、2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34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等。营造了“移旧俗、除陋习、尚科学、倡新风”的良好社会氛围,弘扬了“爱国爱乡、厚德奉献、自信包容、敢拼敢为”的新时代诏安风尚,描绘出一幅文明和谐、美丽幸福的新画卷,为乡村振兴凝聚了精神、聚合了力量。

诏安县妇联、文化馆暑期传统文化公益讲堂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行打造“一平台”

    打造“一平台” 文明实践“零距离”

    “一平台”即诏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阵地,“双推进”即推进移风易俗和推进乡风评议。

    诏安县以县、乡镇、村(社区)三级为单元,在县一级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由县委书记担任中心主任。在乡镇一级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由乡镇党委书记担任所长。在行政村(社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由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担任站长。形成“一县一中心、一乡镇一所、一村(社区)一站”的三级服务管理体系。

    为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诏安县聚焦阵地、机制、志愿者三要素,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引领,15个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辐射点,253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延伸触角的三级活动阵地,构建三级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确保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全覆盖、无盲区。

“拾荒慢跑助创城活动”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启

    目前,诏安县现有志愿者注册人数95000多人,志愿服务队伍533支,志愿者总人数约占全县常住人口数的16%。同时,诏安还有一大批老党员积极参与,成立“夕阳红志愿服务队”,里面包含了13支队伍,平均年龄在65岁以上。

    为了用好这些队伍,诏安县着力创新服务形式,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志愿者打造线上线下、一云多端的智慧服务平台。“志愿者服务群众,智慧云平台服务志愿者。”诏安县委文明办副主任沈伯贤向导报记者展示了该平台的使用方法,微信搜索“诏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诏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云平台”上,填写手机和身份证号码实名认证后成为志愿者,通过智慧云平台“项目发布、线上点单、活动公示、过程跟踪、服务评价……”等一系列操作,实现“线上匹配需求,线下精准链接”,让文明实践与群众“零距离”。

    在“我要用场地”选项中,活动场地一键预约机制将全县1个中心、15个所、253个站的场地无偿提供给各单位、社会组织作为开展理论宣讲、文明传播、学习讲堂和公益活动的场所,并在线上提供一键预约场地、位置导航等功能服务。通过这一机制,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了志愿服务组织“诏安县蜗牛之家”的安身之地,各实践所、站成了县委党校理论宣讲下基层的移动课堂。

截至到10月9日17时,该平台在线实名注册志愿者有49952人,开展服务6491次。在“活动时长”这一选项中,诏安县教育局党委志愿服务支队志愿时长达161636小时,个人平均时长更达上百个小时。

    推进移风易俗 倡导文明祭祀

    诏安在“一平台”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双推进”工作机制。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全力推进移风易俗,大型民俗活动得到控制,吃请陋习得到遏制。

    今年以来,诏安全县将民俗节日从10个降到4个,疫情防控期间,民俗节日全部停办,群众平均每户过节费用减少1500元,全县节省5.1亿元。取消丧事答谢宴,每场节省5万元,全县节省约2亿元。生日宴、满月宴、升学宴、谢土宴全部停办,“摆丁桌、做福戏”基本取消,婚宴等也得到有效控制,为群众节省一大笔开支。

    诏安县深桥镇树美村现有240多户,过去每年的祭祀活动有四五场,传统祭祀习俗程序繁琐、负担重,消耗大量人力、财力。为此,该村两委倡议全村统一以国家法定清明节为祭祖日,并引导全村自愿将祖先灵位入祠,此后每年春秋两节、立冬由宗祠理事会安排祭拜事项,文明祭祀得到有力实践。“目前供在宗祠里的牌位有140多个,占全村90%以上。”树美村老人协会会长叶草周告诉导报记者,他们趁着节假日把村里的年轻人召集起来,集中传达移风易俗工作精神,再通过他们反向传递给家中老人,从而有序推进牌位入祠工作。

    推进祭祀简化以来,最直观的变化就是青壮年的节日压力得到极大缓解。村民叶永福告诉导报记者,以后只在清明节回来一趟就行,其他时间的祭祀交给村里的红白理事会,要轻松很多。

简化祭祀、集中祭祀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方式,以往村中的红白喜事存在相互攀比的情况,通过移风易俗的推进,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消除这种现象。移风易俗在树美村深入人心,是诏安持续推动该项工作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诏安县霞葛镇司下村移风易俗宣传

    推进乡风评议 带动乡村文明

    诏安还在各乡镇、村推进以“议陋习、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的乡风评议活动。

    组织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孝善家庭”“好邻居”“好婆媳”“孝子孝媳”“文明志愿者”“当地好人”“优秀村民”等评议评选活动,评选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婆婆、好媳妇等典型人物700名。其中,田厝村的田旭勇,勇救三人的现役军人田伟达先后光荣入选“中国好人”榜,一线教师吴幼盛获评第七届漳州市“孝老爱亲”道德模范等。

    “我女儿吴梓昕出生不久,就被确诊为唐氏综合征,从那以后我便有了为她写成长日志的想法。”吴幼盛告诉导报记者,他通过文字、照片和视频等方式记录女儿的成长,希望她长大以后,能看懂这些文字,感受亲人们对她的关爱。多年来,一直承受丧子之痛的吴幼盛精心照顾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女儿,还创建“漳州市唐宝之家”微信群,创办心智障碍儿童家长公益组织“诏安县蜗牛之家”,把对女儿的爱扩大为对唐宝宝群体的爱,“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奏响了一曲孝老爱亲的感人旋律。

    四都镇西梧村的吴丽真是该村第一届的贤媳孝妇,她25岁嫁到西梧村后,跟丈夫生了两个孩子。由于婆婆长期卧病在床,吴丽真选择照顾婆婆和两个孩子,这一照顾就是二十年。二十年来,吴丽真每天给躺在床上的婆婆喂饭、梳洗,伺候婆婆的大小便,二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

    近年来,诏安县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探索形成“一平台,双推进”的文明实践工作新格局,发挥先进典型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村学村、户学户、人学人,形成“人人讲文明”的良好风尚和生活行为习惯,促进移风易俗工作深入开展,着力提高全县人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为建设富美新诏安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丰润道德滋养和良好文化条件。(漳州文明网 诏安县委文明办 新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