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以乡风文明建设为抓手 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漳州文明网    2022-10-26 10:21:00   

    东山县总面积248.9平方公里,辖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7个镇、61个行政村、19个社区,总人口22.17万人。

    获评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中国平安建设示范县、全国信访“三无县”、中国“长寿之乡”,入选第二批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成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近年来,东山县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发展总方针总要求,全面抓实“五级书记”抓振兴,创设争先创优树标杆“八个一”等活动载体,走出一条“海岛味、东山风”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强化党建引领。开展“学习谷文昌、实干立东山”“党旗领航·共铸五心”等活动,打造“红色文旅”“蓝色产业”“绿色振兴”3条党建示范带,涌现澳角村“海味党建”、岐下村“海上党支部”等乡村党建品牌。创新村干部“一岗五级”动态管理机制。开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一季一拉练”,实施“八个一”竞赛村等项目建设,赛出乡村振兴“火热”氛围。

建设富足乡村。创新资源增值、渔旅融合、海上物业、领办“村企”等增收渠道,2021年全县集体经济10万元以下的村实现“清零”,61个村集体收入平均为68.82万元、超百万村15个。创建“果蔬学堂”“电商基地”“海上技校”等现场教学点,开展技术培训,培养高素质农民1423名、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118名,2021年东山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281万元,连续多年保持全市第一。

  壮大产业底盘。科学规划铜陵皇金鲍、下西坑贝藻类等六大养殖片区,带动2021年水产品总产量超过44万吨、增长2.2%,以水产为主的电商交易额28.23亿元、增长20%。依托得天独厚的山海资源,打造苏峰日出、顶上夕阳、“陶斋学堂”等乡村旅游点,发展全域乡村游、全岛“网红点”。实现旅游人数由2012年的230.6万人次,增长到2021年的480.3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从16亿元增长到57.17亿元。

    建设宜居乡村。在全岛形成“一廊道三林区”木麻黄长廊,实施八尺门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工程,严厉打击盗采海砂,推进乌礁湾“排骨滩”整治。开展“美丽东山”全岛环境提升“六大行动”,建成38个省级生态村,  所有乡镇实现“国家生态镇”全覆盖。建成4个污水处理厂和133.6公里的全岛污水管网收集系统,建成后日处理污水能力达7.25万吨,可实现全县污水100%处理,建成岛外引水第二水源工程。完成24个村庄规划修编及155栋裸房整治,推动20个示范村整治提升。

    涵养文明乡村。大力弘扬谷文昌、关帝、黄道周“三公”文化,开展“学习谷文昌、实干立东山”“育家风、淳民风、树新风”等活动,打造谷文昌铜陵事迹馆、“九棵木麻黄”等9个现场教学点,传承蔡葆祯、林日瑞等东山历史名人文化,开展湖塘村等“一镇一孝廉”创建活动,常态化举办“好媳妇”“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建设家风家训馆26个,石埔村《村规民约》被民政部评为“全国百篇优秀村规民约”。

    顶上村:打造“渔旅”融合业态 绘就乡村振兴美图

    清晨,金色的阳光温柔地洒满海面,不远处的小渔船上夫妻俩正忙着收起凌晨撒下的渔网,捕捞上岸的鱼和蟹由女人拿到市场上贩卖,男人则负责清理渔网和补网。这一场景还被墙绘在顶上村的街区民房上,成为一道海味十足的风景线。

    顶上村位于东山县前楼镇西南角,处于西埔湾与诏安湾之间,主要以夫妻船讨海、海蛎吊养、海产养殖为主产业。近年来,顶上村以乡村振兴为抓手,下足“渔旅”功夫,投入150余万元,对顶上自然村内道路两侧立面及老旧房屋进行改造提升,将其打造成具有海边小渔村特色的街区,街区一侧栩栩如生的墙绘作品展现顶上村渔民的勤劳勇敢和对生活的热爱。另一侧修建了孝廉文化基地-顶廉学堂和乡村振兴文化馆,全面展示渔家文化、现代渔村的发展。随着村容村貌的提升、基础设施的完善、文明乡风的培育,一幅“内外兼修”的美丽图景正在顶上村加快绘就。

    乡村美起来,也为发展乡村旅游带来了新机遇,顶上拾光民宿的入驻,就是其中的一个生动注脚。

    “顶上村既能看到海,又能感受小渔村的烟火气,所以就选择到这经营。入住率一般在65%—70%,节假日基本上都是满房。”民宿经营者陈平说道。

    一花引来百花开。通过盘活村民闲置房屋、发展渔业休闲游,顶上村的旅游业日渐火爆,同时也辐射带动了周边服务产业发展,释放了住宿、餐饮等消费需求的巨大潜力,不少渔民吃上了“旅游饭”。

据了解,顶上村拥有1.8万亩海域,当地通过深入挖掘滨海、渔家文化等特色资源,集中打造“渔业+旅游”的“渔旅融合”新业态,推出一批渔旅网红打卡地,逐步形成“渔旅结合、以渔促旅、以旅兴渔”的产业格局。

    港西村:乡贤回归增活力 乡村振兴添动能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2013年,在浙江义乌创业几十载的东山县樟塘镇港西人林华彪,凭借着满腔的游子赤诚,决定返乡投资建设中驰生态山庄。

    通过几年的努力,林华彪的“港西梦”初见雏形,中驰生态山庄渐渐进入游客的视野,热度一路走高,不少游客纷至沓来。而中驰生态山庄带来的旅游效应,更是让部分港西村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我们开发中驰生态山庄,就是想让港西村变得更富有、更美丽。”林华彪说道。

    中驰生态山庄的发展把游客、人气逐渐引进港西村,如何借住这波流量,做大做强港西村的乡村旅游,丰富东山旅游业态,这成了时任樟塘镇党委书记朱义兴经常考虑的问题。他找来林华彪和同是港西人的林峰,请他们投资港西村的乡村旅游,没想到一拍即合。投资人找到了,那由谁来规划,怎么建设好呢?同是港西人的林松峰自告奋勇,他曾是县城投集团总经理,又有土建方面的经验,怀着回报家乡的情怀,林松峰义务当起了“乡村规划师”,从民居墙绘、农耕广场、文创集市广场到陶斋学堂,无论是项目设计理念、整体风格把握,还是装饰元素选择,都充分将港西村的历史沉淀、现实条件与乡村旅游的主题结合起来,匠心独具、标新立异,林松峰不负众望。

    如今,港西村通过“村企联姻”,发展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由过去偏僻静谧的小村落,蜕变成群众和游客争先打卡的网红村,每年接待游客8万人次,旅游收入160万元,实现以旅促农、以旅富农,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高速路。(闽南日报 东山县委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