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漳州文明网,今天是
搜索 | 中国文明网主站 | 返回首页
热点聚焦
主题活动
向国旗敬礼
jwm_txxd2017_s.jpg
QQ截图20170609103750_编辑.jpg
jwm_mdsn17_s.jpg
jwm_qm17_s.jpg
jwm_cwmly_s.jpg
jwm_xxlf_s.jpg
jwm_bxgs_s.jpg
jwm_wmxx_s.jpg
jwm_ddmfw_s.jpg
jwm_jyfx201604_s.jpg
jwm_zq2016_s.jpg
jwm_hszy_s.jpg
jwm_61etj_s.jpg
jwm_dwms_s.jpg
jwm_sjds_s.jpg
jwm_lfxd_s.jpg
jwm_yxms_s.jpg
jwm_jyfx_s.jpg
jwm_ddmf_s.jpg
jwm_sjly_s.jpg
jwm_cyjz_s.jpg
jwm_bnkz_s.jpg
qgwm_s.jpg
jwm_dyzh_s.jpg
jwm_wmjt_s.jpg
jwm_wmly_s.jpg
jwm_qmjr_s.jpg
wmcs_s.jpg
jwm_cjms_s.jpg
 
漳州长泰县建立健全体系 全力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 来源:漳州文明网 发布于:2018-06-22 10:21 】

近年来,漳州长泰县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建立健全生态文明体系,推动生态优势转为发展优势,提升县域经济社会综合实力。

一、体制机制硬约束,形成全民行动“高自觉”。坚持在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驱动力上下功夫,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多极治理”向“共同治理”转变,形成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全民行动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一是完善空间管控机制。建立健全以法律为依据、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用途管制和市场化机制为重要手段的制度体系,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编制“多规合一”规划、城市设计、县城区重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及11个专项规划,明确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让控制线成为“看得见”的硬约束。目前,全县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491.67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54.56%;耕地保有量19.93万亩,基本农田18.71万亩。二是建立生态司法机制。坚持把恢复性司法理念运用于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实践,完善生态环境资源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设立县检察院驻县河长制办公室检查联络室,强化国土、环保、公检法等部门信息共享、协调联动,促进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工作相衔接、聚合力。近三年来,共立案查处生态环境违法案件104起,提起首例生态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形成不敢且不能破坏生态环境的社会氛围。健全生态环境损害修复机制,设立生态环境损害修复资金,探索建立复绿补植、异地修复、水草涵养等多样化生态损害修复方式,建成林溪村、湖珠村等5个生态监测点和生态示范恢复基地。三是推行全民共治机制。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职责规定、责任追究和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核等制度,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党委、政府的绩效考核,占综合考核权重24.4%,县人大开展专题询问、政协组织专项视察,县纪委、效能、审计等部门加大过程监督审计。近三年来,约谈生态环境保护不力的领导干部5人次、问责7人次。同时,运用电视广播、闽南方言快板、乡村文艺晚会等形式,开展生态文明创建“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村镇”,激发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目前,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5个、生态村14个、省级环境教育示范基地1个,公众对环境满意率97.5%。

二、治标治本齐发力,畅享生态环境“高颜值”。以系统工程的思路,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一是清新水域。坚决落实“水十条”,坚持“三铁治污”,实行党政主要领导“双河长”责任制,推进畜禽养殖污水、生产生活污水、工业企业污水“三大整治”。近三年来,关闭生猪养殖场3940家(户),拆除猪舍291.5万平方米,全县仅保留规范达标生猪养殖场31家、存栏7.5万头,禁养生猪区域占国土面积近97%;完成县城西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和二期建设,在全省率先探索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PPP工程包模式,建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62处,铺设污水管网22.85公里;关停、取缔污染工业企业25家;全县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辖区内4条流域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二是洁净蓝天。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采取源头防范、精准治理,累计拆除或迁出燃煤小锅炉16台,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99.94%,淘汰黄标车1168辆,投用油气混合出租车电动公交车97辆;全面关闭吴田山、南坑矿区,推进矿区植被恢复和青山挂白治理,完成造林绿化26.51万亩,森林覆盖率67.15;县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均达到96%以上。三是清洁土壤。开展提升土壤环境质量专项行动,完成13家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97个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核实,规范61家企业产生危险废物处理和达标升级,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达100%;强化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分类管控、系统治理,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18万亩(次)、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40万亩次,率先推行垃圾分类治理和“垃圾不落地”做法,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达95%以上、转运率达100%。

三、用心做好“生态+”文章,实现生态与经济互促共进、协同发展。一是发展集群生态工业。围绕打造“43”先进制造业体系,严格执行项目、总量、空间“三位一体”环境准入制,采取“环评一票否决”和项目联合会审等方式,全力引龙头、聚配套、建集群。近三年来,共婉拒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31个、总投资12.41亿元;全县现有规模工业企业253家、产值上亿元105家,挂牌上市11家。实施创新型高成长性企业“倍增计划”,推进节能技改,发展循环经济,累计投入技改资金245.5亿元,占工业投资的56.4%,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8家,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等38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平均达8.16件,连续三年居全市第一,成为省级知识产权强县、首批省级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区,长泰经济开发区列入全国首批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二是培育精致生态农业。大力发展品牌农业、生态农业、智慧农业,加快3个千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壮大长泰芦柑、坂里龙柚、状元蜜桔等特色农业,推进“现代农业+互联网”发展。近三年来,全县建成设施农业2490亩,培育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25家,新认证“三品一标”产品53个。探索生产、生活、生态、生意“四生融合”发展模式,规划建设“一带一路”休闲农业产业,培育好种、好看、好玩、好卖、好赚“五好”新业态。目前,全县经营休闲农业企业62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达3万多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三是打造全域生态旅游。以“全域景区化”为目标,突出“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等“传统六艺”进行招商引资,实行原真性保护、原住式开发、原特色利用,加快龙人古琴、天柱山等一批高档次旅游项目落地建设,培育“五慢生活”、“五古丰登”等精品线路和旅游品牌,连续举办全国登山精英赛、古琴文化艺术节等文体旅游节庆活动,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入选亚太经合组织低碳示范城镇、成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漂流龙凤谷小黄山列入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十里蓝山获评国家4A级景区。近三年来,全县游客接待量年均增长17.83%,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3.67%。(漳州文明网 长泰县文明办)


版权所有 © 福建省漳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制作维护:漳州市城视文明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