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 漳州长泰县干部群众持续探索“生态+”模式

来源:闽南日报    2017-11-27 09:39:00   

    初冬的长泰大地,生态田园风光美不胜收,收获的喜悦洋溢在辛勤劳动者的脸上。

    在漳州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中,近日,闽南日报记者走进漳州长泰乡村,与基层干部、村民谈过去、话未来,感受长泰农业农村的新变化,了解该县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探索“生态+”模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长泰的思路举措。

整治:用心“整”出宜居环境

    沿长泰县城一路向北,驱车约十公里,便进入岩溪镇。穿行于该镇村落间,一路绿意葱茏、鲜花烂漫,具有浓郁闽南风的建筑鳞次栉比,房前屋后整洁有序,传统城乡的界限在此已然模糊。

    “收垃圾了,大家都来倒,卫生环境好……”每天清早和傍晚,霞美村的村民一听到熟悉的喇叭声,便会自觉地走出家门,将已分类收集好的垃圾倒入保洁员林金山的垃圾车里。这项被总结为“垃圾不落地”的长效保洁机制在霞美村已持续了四年多,成为村民习惯成自然的美丽约定。

    说起霞美村环境翻天覆地的变化,已在村里从事了近十年保洁工作的林金山深有感触。几年前,林金山所做的工作可不是每天定时上门收垃圾,而是几天一次去村里的垃圾池清理垃圾。闽南气候湿热,两天不清理的垃圾池“方圆一公里,都是臭烘烘的”,一下雨就污水横流,村民叫苦不迭。

    转机出现在2013年初。霞美村村委会副主任林学文介绍,那一年,村里在镇里支持下,下决心拆除垃圾池,试点源头管控、分类处置新举措。村里统一购置保洁车,为每家农户配备垃圾桶,聘请专业保洁员,采用“公交车”运行模式定时分线路上门收集,之后统一运到镇中转站,确保垃圾不落地。而拆掉的垃圾池空地上则建起了公园、广场,村民彻底告别了“垃圾围城”的尴尬。此后,“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治理模式逐步从霞美村走出,在全镇、全县推广。

    霞美村的变化是长泰县乡村环境整治成果的缩影。“十九大报告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论述,对我们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是很大的鼓舞和鞭策。”  

    长期主抓美丽乡村建设的长泰县农业局副局长黄勇仕介绍,近年来,该县按照“标准化提升、全域式整治”的思路,大力推进乡村整治提升工程。累计投入专项资金3.9亿元,推进生猪养殖、农村垃圾、工业排污、矿山石材、水土流失等专项治理,使全县村容村貌得到很大改观。

    “下一步,我们将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继续探索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让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内惠民生、外树形象,努力打造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全国新范式。”黄勇仕表示。

    转型:美丽生态更能出效益

    青山环抱,清水潺潺。每天,到湖珠溪边的生态火龙果园徜徉查看,已是湖珠村村委会主任、商会会长洪景新的必修课。

    “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有关论述,让我吃下了定心丸。我更加肯定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更坚定了做好生态农场的信心和决心。”

    洪景新口中的“决定”是在三年前做出的。曾几何时,生猪养殖和巨尾桉种植业是湖珠村的主要产业。但无序发展一度使得村里猪粪遍地,水土流失严重,绕村而流的湖珠溪更是浊臭逼人。“以前的环境真是太糟糕了!据说曾有偷采砂者,挖了一米五深的河道,依然又黑又臭,只好放弃了……”说到从前,洪景新哭笑不得。

    “再这样为了短期利益而破坏生态环境,我们的子孙后代会怎么看我们!”痛定思痛,湖珠村率先在全县开展生猪养殖整治。当时,洪景新是村里做足“猪产业文章”的致富能人,从事猪饲料经营和生猪运输物流业,每年收入上百万元。然而,他却带头做村民思想工作,积极推动猪场整治,彻底动了“自己的奶酪”。

    近年来,该村共拆除猪舍18.8万平方米,推行“垃圾不落地”和雨污分流,改种阔叶林2200多亩,治理水土流失9000亩,重现了湖珠溪的河畅水清。

    猪不能养了,速生林不能种了,未来的出路在哪里?思想活络的洪景新把目光投向了生态农业。他发动村民,共同办起了以种植红心火龙果为主的汇兴家庭生态农场。在洪景新的倡导下,农场坚持“仿野生”、无公害生产方式种植。湖珠出产的火龙果以高出普通火龙果4倍以上的价格,热销电商平台。洪景新还在火龙果园里修起了凉亭、步道,既为村民提供新的散步休闲场所,还带动村里的观光旅游产业发展,提高了村民收入。“习总书记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事实证明,绿色生态更能出效益。”洪景新笑着对记者说。

    湖珠村的转型实践并非只是长泰的“一枝独秀”。长泰县农业局局长徐建明介绍,近年来,该县先后出台加快花卉产业发展、扶持林下经济、发展农家乐和旅游民宿等政策,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引导农民转产、转业、转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生态+”理念催动该县乡村“美丽产业”蓬勃发展。目前,全县拥有生态休闲农业企业51家、农家乐327家,生态观光农业从业人员2.9万人,形成马洋溪“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龙津溪“一江两岸、七星拱月”、县城至岩溪3万亩花卉走廊等乡村旅游产业带,每年接待游客140多万人次。去年,全县生态观光农业实现产值12.9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40%。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我们将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为动力,将生态产业继续做大做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徐建明说。

    传承:古意新风浸润美好生活

    近日,一场以“走进新时代 、铸就新辉煌”为主题的文艺汇演在千年古村珪后村精彩上演,村民们自发以形式多样的节目,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表达对新时代、新征程的讴歌。

    每逢重大节庆时刻,这样的文化活动总会在珪后上演。“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说起十九大报告里关于文化建设的有关论述,珪后村村委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叶舜强印象深刻。

    走进珪后村,只见一幢幢古色古香的闽南古民居错落有致,散发着醇厚的乡风古韵;“知书晓礼、坦诚达理、殚心笃志、建功立业、敬老爱幼、尊贤惜才……”祖祠追远堂中,叶氏家风祖训跃然墙上,村民们或读书看报,或吹拉弹唱,其乐融融;在古厝棣芬堂里,龙津大讲堂正火热开讲,村民齐聚一堂,聆听家风祖训、学习科技文化。

    “三公下水操、元宵点灯等传统民俗是我们代代相传的文化瑰宝。”讲起村史文化概况,叶舜强如数家珍。他说,近年来,该村持续加大古村落保护力度,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常年评比“善行义举”典型,并将祖训作为党员民主评议的重要内容,激励大家奋发有为。

    “村民不仅钱袋‘鼓’了,脑袋也‘富’了。文明乡风和丰富的文化生活让村子里正能量满满,在这里做事我浑身是劲。”今年刚到村里工作的大学生“村官”林奇恩,说起从“象牙塔”到乡村的生活转变,表示“毫无违和感”,因为在这里找到了“根”。

    “文化是美丽乡村的灵魂。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充分挖掘长泰‘千年古县、状元故里’的深厚文化底蕴,积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农村形成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长泰县主要领导表示,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该县将坚持固态保护、活态传承、业态提升,充分挖掘“闽南风、长泰味”文化元素,并注入新的时代元素,不断提升乡村文化的内涵和“气质”。

    采访结束时已是傍晚。落日薄霭中,我们漫步在珪后村文化公园,眼前的花海、凉亭、雕塑、文化长廊,远处的农田、青山,构成和谐美好的风光景致。不时有三五成群的村民或游客在这里游玩休闲,从他们的笑脸上,我们仿佛看到了新时代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图景。(闽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