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用核心价值观铸造文明城市之魂

来源:闽南日报    2016-09-24 15:56:00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精神的支撑;公民的成长,离不开思想的引领。近年来,根据中央和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委的工作部署,围绕市委、市政府“三个建设年活动和一大攻坚战”工作中心,全市宣传系统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提高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推动富美漳州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强化理论武装 突出价值导向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为主线,大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筑牢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坚持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重点,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为龙头,构建全员学习网络,深入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坚持不懈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这一铸魂工程。

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四种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用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立足服务富美漳州建设,围绕“五大发展理念”“十三五”规划、“一带一路”和“富美漳州”建设实践等理论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大力开展“五大战役”、生态文明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文化漳州建设、城市精神培育等专题调研,推出一批理论研究新成果;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突出围绕“治国理政新理念、富美漳州新实践”主题,精心组织漳州开展“三个建设年活动和一大攻坚战”、构建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地区等重点主题宣传;坚持强化价值认同为根本,深入挖掘漳州革命文化、红色文化以及历代知名人物精神内核,大力开展“五公感召”“五种精神”文化传承行动,推动理论学习在解决问题、服务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我市还坚持创新学习载体,打造“理论频道”“手机课堂”“两微一端”等学习宣传阵地,发挥高校、党校、讲师团、宣讲团等队伍作用,五年来举办巡回宣讲、报告会、微型党课等“理论进基层”活动6000多场次,推动重要精神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大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组织“中国梦·我的梦”和“家风·家训·记得住乡愁”等主题实践活动2000多场次,推动理论普及化、大众化。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系列的努力,使重大思想理论问题的辨析引导不断加强,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更加清醒,奋斗目标更为明确。

巩固创建成果 促进社会和谐

文明,亮出的是城市名片,展现的是城市的形象。去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坚持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同“项目建设年”“生态环境建设年”“营商环境建设年”等活动相结合,坚持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列入市政府工作重点,加快推进“五馆一歌”建设步伐,重点推进南江滨路、东环城路、圆山大道、西环城延伸段等市区道路建设,实施达达通公共自行车一期工程,加强城市出租车管理,狠抓推进落实。

同时,我市还扎实推进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学校、文明社区、文明旅游等基层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大力开展创城工作“六项专项整治”和“十项提升工程”,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市容环境卫生整治组、景观整治组、内河整治组等督查组,去年来开展督查专项整治工作136次,实地解决文明城市创建问题400多件,有力地促进市容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创新推出文明指数测评、创城市民巡访团、文明行为劝导等全国全省典型做法,其中“文明行走劝导”活动入选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创新案例。

去年我市被中央文明委命名表彰为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还成功创建了8个全国文明村镇,14个全国文明单位,2个全国文明社区,以及一大批省市级文明村镇、单位、社区、风景旅游区。

注重精神引领 提升公民素质

崇尚道德,见贤思齐,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动力。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着力点,以精神文明创建为载体,重视提高市民道德素质,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我市制订实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深入开展“六大行动”,广泛推进文明漳州、尚德漳州、诚信漳州、法治漳州等宣传教育活动,扎实推进志愿服务、文明旅游和岗位学雷锋等工作;突出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着力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把核心价值观融合贯穿于未成年人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强勤劳节俭、遵德守礼、孝老敬老等道德养成,组织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推荐评选和学习宣传,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全面提高公民向上向善的价值追求。

五年来,我市有1人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6人被评为福建省道德模范;80多人入选“中国好人榜”和“福建好人榜”,培育了一大批全省、全市最美基层人物,涌现出了“全国时代楷模”黄志丽、“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刘龙清、“全国道德模范”提名赖水顺等一大批道德模范。此外,义工俱乐部、土楼志愿服务站、“认星争优,做美德少年”等特色做法,得到了中央文明委的肯定和推广。

为不断增强社会信用体系刚性力量,我市去年起实施《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暂行办法》,对存在严重违法失信行为的企业,将其列入“黑名单”,接受更严格的信用惩戒措施;对于失信个人,全市主要媒体和市区主要商业集中区公共显示大屏滚动播放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截至去年公布失信黑名单以来,已将8185名被执行人依法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

彰显文化特色 拓展交流合作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近年来,我市以实现“文化小康”为目标,组织开展“七个五”文化建设行动,不断加大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加快“文化漳州”建设步伐;积极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大力开展传统节日民俗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漳州红色资源丰富的优势,倡导爱国爱乡爱家情怀,让人们留得住乡愁、记得住历史。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加大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组织3届市百花文艺奖评选,每年都有200多件文艺作品获得省级以上奖项,其中芗剧《保婴记》、小说《援疆干部》荣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纪录片《绿色的青春》荣获国际选片会最高奖“十大纪录片”大奖,广播剧《天山军魂》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福建省贡献奖等;大力实施“五古丰登”行动,推进50个重点保护项目,编辑出版“五古丰登”系列丛书,进一步打造“记得住漳州乡愁”品牌;大力实施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保护计划,推进白礁慈济宫、东山关帝庙、赵家堡等22个历史文化保护项目,加快首批12个古镇古村和一批名人故居、传统书院、文庙祠堂等古建筑古资源保护,有30个村落入选省级传统村落;大力实施漳州戏曲振兴计划,编辑出版《漳州戏剧》系列丛书,创作芗剧《谷文昌》等一批地方戏曲精品,完成2000册濒危传统戏剧剧本的抢救性记录和数字化保存;制订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文化产业“610”行动等《实施意见》,大力实施文化产业龙头促进计划。

此外,我市还充分发挥漳州对台独特优势,加强对外文化传播能力建设,深化对台对外文化宣传和交流。精心举办海峡两岸开漳圣王文化节、关帝文化旅游节、海峡(漳州)茶会、东金澎三岛论坛等品牌活动,举办海峡两岸书画作品展、漳台族谱对接、歌仔戏艺术节等活动,推进漳台两地乡情延续、交流交融;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精心组织开展“中国·福建周”漳州东盟行动、马六甲“漳州文化周”“漳州味·海丝行”等文化交流活动,有效提升漳州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闽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