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网评】莫给“乡愁馆”添“新愁”

来源:漳州文明网    2015-11-25 14:16:00   

在《龙海新闻》曝光乡愁馆里的不文明行为之后,乡愁馆青春驿站的文明志愿者们在加强文明劝导的同时,立即对受损的二胡、月琴、小人书、文件档案资料等老物件进行修复,并呼吁广大游客,不要让不文明行为成为乡愁记忆里的印迹。(1030日《闽南网》)

在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省级生态村龙海市东园镇东宝村的“乡愁馆”创建来之不易,背后凝聚了村民捐赠场地、展品众筹故事:20多户村民深明大义捐出祖厝作为乡愁馆的场所,村民更是一呼百应争先捐出自家珍藏的宝贝,还有一支由大学生村官、返乡大学生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常年活跃在乡愁馆内,为游客义务提供导游讲解、医疗救护等志愿服务。场地众筹、展品众筹、服务众筹,造就了我省目前面积最大、藏品最多的乡愁馆,让你回味乡愁有了一个好载体、好渠道,在这里可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感知过去的艰辛,感悟今天的幸福。

这座充盈着闽南味、古早味的乡愁馆,从今年3月份开馆就受到了游客的热捧,至今已迎来上万名游客前来探寻乡土记忆。但随着游客的增多,乡愁馆也很“受伤”,“新愁”不断:小玩具丢失,小人书受损严重无法修复,农民画上被乱涂乱画,二胡琴弦被扯掉、胡面被撬毁,更有甚者把“到此一游”等一些与乡愁馆无关的话语也写到留言簿上……诸多不文明行为成为乡愁记忆里挥之不去的印迹!

一花一草皆风景,一景一物忆乡愁。乡愁馆唤醒人们心中对于乡愁的回味,同时也应唤醒人们的文明意识。作为乡愁馆的主办方和管理者,在创建时也想用玻璃罩等把老物件保护起来,之所以没有这样做是为了让游客更近距离观赏这些老物件,更原生态感受乡愁。可是美好的意愿被破坏了,个别游客对文明提示牌视而不见,对志愿者的劝导我行我素,不仅用手触摸甚至故意破坏。殊不知,乡愁馆里的这些老物件都是特定时期的各种发展见证,很多正在成为稀缺品,逐渐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一旦损坏带来的损失是不可逆转的,只能留在大家儿时记忆的脑海里。

旅游是寻求美好和新奇的心路历程,无论是文物、树木、设施等,都是需要大家爱护的。文明旅游,除了平时经常开展文明宣传、加强监督制止不文明行为,积极推进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建立游客不文明档案,探索建立“红黑榜制度”,更重要的是游客自身修养的提高。让心灵与美景相呼应,做文明旅游的践行者。当我们在欣赏美景舒心畅意的游玩时,别忘了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摘折花木,爱惜公共设施、保护文物古迹……这些应是履行文明旅游该有的行为准则。文明旅游,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规范自身行为,树立文明旅游的形象,尽展文明风采,共建和谐社会,让我们文明出游吧!(龙海市文明办曾鼎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