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牧歌奏响富美乐章 漳州坪埔村美丽乡村建设纪实

来源:漳州文明网    2015-08-25 09:52:00   

车行蜿蜒的龙山线而上,两旁葱郁的香蕉园和连片青翠的竹林错落分布,沿着平坦的公路前行,“美丽库区移民示范村”的招牌随之映入眼帘,这便是漳州市南靖县龙山镇坪埔村。

漫步在宽敞整洁的村道,两侧苗木翠绿、花朵绽放,一幢幢别致新颖的洋楼错落有致,古朴韵味的石拱桥下溪水潺潺;小憩于富有诗意的竹凉亭里极目眺望,满目葱绿尽收眼底。很难想象,这座美不胜收的“省级生态文化村”曾经是“脏、乱、差”的落后村。

“近年来,坪埔村抓住作为省级库区综合整治试点村契机,扎实开展‘规划精美、村庄秀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四美’工程建设,全力打造‘田园牧歌式’富美乡村。”龙山镇党委书记赖国贤说。

 

乡村“大变脸”

突出生态理念建设魅力新村

 

坪埔村是1972年为安置从南安市山美水库移民而设立的行政村,全村1140人,耕地面积793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村民的生活渐渐好了起来。但是糟糕的村容村貌让村干部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牛、猪、鸡、鸭圈乱搭乱建,废水粪便臭气熏天,村道垃圾随处可见,民房建设杂乱无章……

“只有去旧貌才能换新颜。”彻底改变村容村貌成了坪埔村干群的共识。

201212月,迫切希望改变面貌的坪埔村村民终于等来了机会,坪埔村被列入“省级库区环境综合整治试点村”。

“坪埔村森林覆盖率达到83%,生态环境好是我们的招牌。”村支书张发明说,“要让村庄又富又美,第一步要给村庄‘洗把脸’‘换新装’。”村里通过聘请专家进行整村规划,合理谋划、突出重点。2013年初,坪埔村环境综合整治拉开了序幕。

万事开头难。拆除违法搭建并实行零赔偿原则使一些村民产生抵触情绪,建设工作难以进行。这时,村支委李淑治第一个站出来,将前些年花4万多元购买的一间位于村干道旁用于存放货物的仓库毅然拆除;老支部书记黄明水也二话不说,带头拆了自家180平方米的老房子……在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下,群众渐渐服了,怨言慢慢少了,情绪都顺了。

两年多来,坪埔村坚持生态文明理念,通过争取上级移民扶持资金、市下派扶贫资金、群众自筹等方式,共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村民惊喜地发现,村里好似“整容”一般,越扮越靓丽:房前屋后种上了花季交叉、色彩丰富的花卉;主要路口设立了垃圾池,垃圾不再乱扔乱放了;新建的文体活动中心和八卦楼休闲公园成了村民休闲娱乐好去处。

“现在村里路平了,房新了,花多了,走到哪里都像进了小公园。亲戚朋友来了都夸我们村里一天一个样,越变越漂亮了。”正在村里散步的村民李亚元高兴地说。

 

转型谋出路

立足优质高效打造现代农业

 

“牛圈猪圈拆了,环境美了,还要想办法谋出路,发家致富。”如何引领村民转型寻求出路,成了摆在村两委干部面前的当务之急。

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在村里能人的引领带动作用下,400多名村民勇敢地“走出去”,陆续外出创业,近者到南靖县城、漳州、泉州、厦门,远者到新加坡、菲律宾等地从事建筑安装行业。目前村里已组建了16支施工队,年创收入可达4000多万元。

“留守”的村民出路在哪里?立足村情实际是关键。坪埔村人口少,耕地面积小,依靠传统农业很难带动经济发展。

村干部经过和村民反复沟通、商讨,外出学习经验后,达成共识:要改变传统零散的种植模式,构筑立体发展的高优农业格局。

发展高优农业,给坪埔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去年,村民人均收入从2012年的13000多元提高到38000多元。

种植能人黄志明就是受益者之一。他深有感触地说:“在村干部的带领下,这几年种植蜜枣、小苦瓜、芭乐等。目前家庭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随着蜜枣等高优蔬果产量的增加,收入肯定会越来越好。”

作为高优农业格局中的一枚重要棋子,2014年,农友良种繁育基地项目落户坪埔村,由台湾农友种苗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创办,总投资5000万元,主要建设80亩高优果蔬品种繁育推广基地。

“高优品种种苗培育基地对空气、土壤、水质、生态环境等都有很高的要求。正是坪埔村毗邻319国道、高速公路出口和距离动车站不足10公里的优越交通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让我们选择了这里。”农友种苗(中国)有限公司漳州南靖分公司负责人彭智通表示。据了解,这个基地预计今年11月份可开始种子繁育工作,每年可推广销售高优种子500公斤,推广种植1万亩,每年带动农民增收1000万元以上。

在追求又富又美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坪埔村的脚步不曾停止。“运用‘互联网+’思维,发展农村电商与现代农业,帮助农民群众脱贫致富。”采访中,谈及坪铺村未来的规划蓝图,市下派驻村第一书记沈静垚思路清晰,“‘互联网+’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富含商机。村里将依托拥有百年历史的‘八卦楼’为电商展示平台,把‘互联网+’与村农副产品销售相结合,通过线上线下的一体销售带动南靖的名优土特产销售,扩大知名度,并吸引外出农村青年回乡创业。”沈静垚透露,目前已经和挂钩帮扶单位漳州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初步合作协议,将借助“漳州味”电子商务平台,全力打造特色农业电子商务。  (漳州文明办 通讯员 朱秀敏 李润 郭碧燕)